top of page

呂志和先生的路邊位。徐詠璇。信報

  • hkttball
  • Nov 13, 2024
  • 2 min read

Updated: Feb 7



這是香港藝術節一齣新潮歌劇,不算華麗,不是什麼豪奢的視覺盛宴,沒冠蓋雲集。在大劇院裏,後排,貼近通道的座位aisle seat,坐着一位戴鴨舌帽的老人家,低調的自在的。赫然發現是呂志和先生。

並非VIP握手行,旁邊沒有人簇擁。於是我冒昧過去跟他打招呼。「嗨,呂先生,你一個人來?」


他笑着,親切的和我握手,說:「借個位唞吓嘛。」


借個位……唞吓……


我一怔。前輩總懂得謙卑客氣。在大劇院裏,這一句話,份量不比台上的大戲輕。閃過念頭,想和這麼可愛可敬的老人家拍個照;不過,我當時的自拍技術很差,也怕太冒昧,所以錯過了。這是今年春。


呂志和先生離世,《信報》昨天標題「美譽留人間」。個多月前才舉辦盛大晚宴慶祝九十五歲珍壽,兒孫滿堂。富豪家族故事,網上有許多虛妄誇大,但兩年前TVB馬時亨一個訪問,呂先生憶述年輕時經歷中國內戰,看着許多內地人偷渡來港,在深圳河被邊防軍捉到,呂先生在鏡頭前忍不住一邊說一邊流淚:「一車一車捉返去!如果你睇到,唔到你唔喊。」呂先生喜愛卡拉OK,許多名人大教授都是他的樂友。


我是小輩路人甲。第一次見呂先生,是他向香港大學捐贈法律圖書館,他很認真的,為圖書館親筆寫了中文牌匾。後來百周年校園建成,圖書館重置,他又再添一筆捐贈,這次校長徐立之索性送他一張圖書館證。他也和法律系同學談了一個下午,分享他從商艱苦經歷和法治的重要。當日的同學,今日散落在朝野每個角落,還記得那個下午嗎?


上一輩的,許多是「揼石仔起家」,堅堅實實,拚了命把握每一個歷史機遇,不許浮誇。他們打造香港,建設了一磚一石。還望香港的核心價值,可以踏踏實實的傳承。


2024年11月13日


 
 

© 2025 《情義之都 – 從港大到香港的捐贈傳奇》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