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美有良心?。徐詠璇。信報
- katerina027
- 8 hours ago
- 2 min read

「醫療美容」,在香港冒起,金錢誘惑加重了爭議。據說有醫美機構登廣告,初出茅廬的醫生可得十萬一個月,有四年經驗就三十萬。我曾聽一個爸爸對剛入讀醫學院的兒子說:將來不要做外科醫生那麼辛苦,做醫美就可以!
內地醫療劇《以美之名》,新鮮熱辣。(可惜香港的視劇題材就非常貧乏)「一條街四所輕醫美,比指甲店還多,本錢低,來錢快!」競爭激烈喲!天天拉雙眼皮,網上宣傳:你我的未來因此而改變!「肉毒準新娘裝」,走私美容院平一半,卻因打假針肉毒素中毒!
滋生了許多文過飾非──「眼部氣質改善方案」──護士和接待員成了「顏值經濟掌門人」──要做大做強,諮詢師再擢升為客戶經理:「我們是大腦,醫生是手腳而已!」
職業操守?「鼻子做得美不美,看鼻尖,看出醫生審美。做鼻子像木雕,和匠人的手法沒什麼分別。」
劇中姚晨(執着孤傲)和賈靜雯(有生意眼)兩位大醫生激辯:「審美是一門非常嚴肅的學科,不僅僅服務於求美者。」vs「是,整形同時也是醫療服務行業,只要求美者有需要,我們必須要滿足他的審美需求。如果手術能令人消除痛苦,那我們為什麼不做?」
姚晨反駁:「哪種審美需求是自發的還是灌輸的呢?」天天鼓勵病人割雙眼皮隆鼻磨骨抽脂,良心嗎?
每一集都是血肉實例,例如:打冰球進了半邊臉;例如:恐龍女孩(面部七成大腫瘤)手術整形。患者工傷要整容,但願意捐贈面部的家屬是少之又少,父親不願兒子沒臉,捐心捐肝都可以。替不替殺人犯(誤殺)整容?「監獄裏沒鏡子,待久了就忘了自己樣子。出來後到處都是鏡子,玻璃門窗手機。我受不了,痛恨這張臉,更不想親友認得我。」
美容外科燒傷外科,都可以是「很有意義的手術」。
2025年4月23日
信報。琉璃火。徐詠璇
